Asset 2

泸县得胜镇

要是走到得胜镇的场口上,一定会听到罗家人的名字,要是想知道这罗家人的故事,不妨先找个茶馆坐坐,这茶馆里啊,说一个罗字,说罗阳正的也有,说罗阳正的爹的也有,还有罗阳正的儿子,罗阳正的孙女、外孙女……
这茶馆里说着罗阳正的人啊,没一个没在罗家人的手里拿过药。
走出了茶馆,不妨再往得胜老街上走走,若是看到一家“得胜镇贯顶山第一卫生室”的店,那可得要进去坐坐了,桌前那位挂着眼镜翻着书的老头,正是茶馆里大家津津乐道的医者——罗阳正。

更多小故事
新浪微博@行医者说

赤脚医生证,颁发时间1970年。集体培训通过考试过的卫生员可持证上岗。要求坚持亦农亦医,参加集体劳动

乡村医生证书,颁发时间1984年。赤脚医生更名为乡村医生,生产队农村合作医疗解体,医生自负盈亏。

乡村医生证书,颁发时间1997年。医生通过考试之后颁发此证

乡村医生聘任证书,颁发时间2001年。加入乡医聘用编号。

乡村医生执业证书,颁发时间2003年。《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》颁布,乡医证每五年注册一次

历代行医证

罗阳正的即兴诗稿

他闲来无事时爱在处方笺上吟诗作对,涂涂写写,这么多年来,写诗的处方笺和开过的处方笺一样多。

祖传医书残卷

罗家原本有一套完整古医书,收了些徒弟,送了些医书,传世的武功秘籍就散落江湖了。只能听罗阳正津津乐道医书的来历。

罗亚平在家中排行老二,都叫他罗二,是罗阳正唯一的儿子。

罗二可不像父亲那样自小就立志学医,读书和农事填满了罗二的生活,家里条件差,就走几十里的山路去上学,挑百来斤的菜翻山去卖,18岁之前,罗二的生活和医学两个字是没有关系的,罗二青春期所处的80年代,子承父业已不是时兴的潮流了,石匠和木匠的儿子都成为了走南闯北的生意人,罗二自然也是动了自己的心思。

世代行医就要在罗二这里断了不成?罗二有些犹豫。

罗阳正不语。把从父亲那里接过的书,悉数都给了罗二。“这是你爷爷完整的一套医书,就只差我师兄拿走的儿科、女科和眼科这三科,其他都是齐的。”

罗亚平把目光落到了父亲那本快要翻烂的《长沙方歌括》的封面上,上面排满了名字,最新的名字是父亲的,然后是爷爷、太爷爷……再往上就都是罗家的列祖列宗了。

“爸,我跟你学医!”1988年的秋天,罗二中学毕业,暑假打完了谷子,收了红苕,稍稍清闲下来的时候,罗亚平郑重其事地告诉父亲。

罗阳正不语。他把堂屋里那块用来宣传医疗卫生知识的黑板擦了擦,“以后就在这里跟你上课了。”也就是那一天,罗二跟着父亲跑起了乡村医生,不管是出诊、坐诊看病、输液打针,还是放发糖丸、接种疫苗,罗二一直都跟着父亲,边看边学,边实践边进步,边精进边熟练。
父子俩白天在外面跑给人看病,没事的晚上罗阳正就在黑板前给罗二讲课,一个老师、一个学生;一个父亲、一个儿子。

黑板上写满的医药知识,就像罗阳正回顾自己的过往,每一味中药,每一单药方,拼凑起了罗阳正的一生,也终将充盈罗亚平的世界。

除了父亲的授课和观摩,罗二也经常趁父亲入睡后,点灯悄悄看书学习,他进步得很快,一年的样子,89年的秋天,罗二就开始正式独立行医。

第一个病人是和父亲一起医治过的肺心病患者,年事已高又病入膏肓,家人也疲于送去医院治疗了,哪天严重了,就去找罗太医吧。这天恰巧罗阳正出诊,十万火急的家属来到店里,罗二也只好硬着头皮上了。床上的病人咳累不止,双脚肿大,肺气肿复发!罗二的脑中立马蹦出了这个词,就算是对于经验丰富的医生来说,这种情况也比较棘手。既要利尿消肿,又要保钾护体,稍有不慎病人可能陷入浑身无力,无法站立的困境,要兼顾两者,在当时有限的条件之下,就是对医生的一大挑战。

罗二虽说是第一次独立出诊,但这种情况跟着父亲倒是见过不少,加之父亲传世的秘方,很快他就抢救下了这个命悬一线的病人。他用颤抖的双手整理好医药箱,便在家属的道谢声中离去。

出诊费是一块八,罗二走了十多里路。

不管在外面进修学习了多少,回到家里还是虚心向老父亲学习,在那块老式的黑板前,罗二坐在小板凳上,像极了私塾里的学童,他虔诚地看着父亲在黑板上书写的每一个知识点,就像敬畏着神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