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军营到乡村

1963年当兵
朱大叶进入营卫生所
1964-1969年随军驻扎
镇江-蚌埠-密云-浦口-西湖101医院
1970年退伍回乡
在工程队及其他村部担任医生
1970年至今在地坐诊
在沙头村卫生院行医

一场风波

据朱大叶描述,在他从医的年代,关于行医资格相当混乱。他加入军队的营卫生所后应当是学习三年医学知识,但是学习到一年半的时候,开始号召“破四旧,立四新”。“拿个本子,你家富农她家贫农这样登记,还没登记好呢红卫兵上了火车,文化大革命了,学校解散了,红卫兵比解放军还厉害了,我们班主任说没有办法不能出去”朱大叶回忆道。到了下半年,要过年了,朱大叶仍旧不能出校,班主任老师也和学生们一样毫无头绪,不知如何是好。“那时候好多老师被抓起来,我们班主任说我抗美援朝的的他们敢抓我吗。他把我叫过去,问我,打仗你敢去吗,我说我不敢,家里弟兄多,我是最小的一个,杀鸡我都没做过。他说独子不上战场,你又不是,你得去。于是我只能跟着军队外出驻扎。那时候军队里有很多技术的培训,除了医生还有驾驶员之类的。”这场风波开启了朱大叶6年“漂泊”的军医生涯。

一场风波

我和“赤脚医生”的不同

在朱大叶看来,自己是专业出身。“农村的很多赤脚医生,有时候用的方法其实是不够科学的。”他经常会提起农村常见的儿童溺水的案例。“有一个孩子溺水,当时过去的时候已经没呼吸了,我就是人工呼吸救过来的,那时候农村有用牛担的方法救溺水的人,就是把孩子放到牛背上让牛跑,但其实那是相当错误的办法,所以我们学医回来也是纠正了一些观念吧,可能有些赤脚医生会那样做,会耽误抢救。”

不同的“赤脚”

历史的见证

朱大叶描述了他眼中农村医疗的进程:“一开始是合作医疗,房子是个毛坯房,后来搬到村民家一个稍微像样厢房里,总面积也不超过20平方。之后大队分了一间房给村医。病重的我们就上门看,病轻的就到我们这里来。药物匮乏的时候用针灸草药都是用过的。那时候挂号费是5分钱,老百姓没有钱,有时候挂号费都给不起,那我们也是照样看。”
在朱大叶看来人民公社相当于大地,合作医疗相当于树,后来这片土地没有了,树也就没了。“合作医疗解散之后,我们就自己进药回来卖,这样条件可以改善一些了,收入也增加了。但是自负盈亏。再然后政府又重新接管,建了乡镇卫生院,又建了分院,也就是现在这里,条件就好多了。”

历史的见证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