疟疾是一种急性发热疾病。由受到感染的蚊虫叮咬传播,患者最初症状主要为发热、头痛和寒战,难以发现是疟疾。如果不在24小时内予以治疗,恶性疟可能发展成肝、肾功能衰竭等严重疾病,并且往往会致命。
防止蚊蚋滋生能够有效抑制疟疾传播,病患及时就诊、医生的正确判断对症下药在与疟疾较量的战争中也尤为重要。
小儿麻病症主要损伤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细胞,以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害为主。患病的多是儿童,初期主要是发热,全身不适,严重时肢体疼痛,发生分布不规则和轻重不等的弛缓性瘫痪,严重的会导致肢体的终生残疾。
70年代,脊髓灰质炎糖丸活疫苗渐渐在农村推广,小儿麻痹症的发病率大大降低,“糖丸”不仅是小儿麻痹症的有效防治手段,也成为了不少80、90后的童年回忆。
多见于新生儿,初期症状无异于普通感冒,但是咳嗽症状不断加重,出现痉挛性咳嗽和鸡鸣样的吸气声,并持续数月。重则导致新生儿窒息而亡。
新生儿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。患儿需要隔离治疗,辅助呼吸机吸痰等,需要严格控制患儿疗养环境。
民间有句俗语:“孩子出过疹和痘,才算解了阎王扣。”这里的痘指天花,疹就是指麻疹。罹患天花的人全身起疹化脓溃烂,最后结痂留疤,最可怕的是天花并发症——败血症、骨髓炎、脑炎、脑膜炎、肺炎等,这些是天花致命的重要原因。而麻疹也是一种后果严重的急性传染病,患者高烧不止,迷眼不开,全身出现丘疹,免疫力急剧下降,并发症也会让人命丧黄泉。
接种相应的疫苗能够有效防治天花、麻疹病毒的侵害。.
小儿破伤风常常是新生儿出生七天之后发病,也叫做“七天风”,患儿全身痉挛,牙关紧闭,全身发黑发臭,医治不及时容易窒息夭亡。这种新生儿的破伤风主要是由不洁的接生环境引起的,早年间农村的孕妇生产也会在家里,由不专业不正规的人员进行接生操作,很容易引起此类病症。
医疗条件改善后,孕妇的分娩环境得到提升,孕妇破伤风疫苗和新生儿破伤风疫苗的推广,新生儿破伤风也得到了很好的防治。
现在婴儿出生之后,医院会给两个证,这两个证将陪伴婴儿一生。一个是出生证明,另一个就是非常重要的新生儿接种证。
在出生24小时内,婴儿会迎来人生中的第一次疫苗接种——卡介苗和乙肝疫苗,用于预防乙肝病毒和肺结核。
新生儿在接下来的12年里会接种各种各样的疫苗,多数的疫苗接种时间集中在一周岁之前。
各种疫苗的发明研制,从前横行霸道的不治之症得到了控制,人类在与病毒的抗争中不断取得胜利。